1. 精度提高法
角接触球轴承在主机中安装完毕后,如测量主轴的径向跳动,可发现其每一转的测值都有一定的变化;连续进行测量时,可发现经过一定转数后,此变化会近似地重复出现。衡量这种变化程度的指标为循环旋转精度,变化近似地重复出现所需的转数代表循环旋转精度的“准周期”,在准周期内的量值变化幅值大,即为循环旋转精度差。 如对主轴加以适当的预负荷,将转速逐步升高至接近工作转速,以实行角接触球轴承的“磨合”作用,可以提高主轴的循环旋转精度。
2.提高角接触球轴承精度的一种方法
某厂试制精密仪器,主轴用6202/P2型角接触球轴承而其精度仍不能满足要求,后加粗轴颈并 在其上制作滚道以代替内圈,并将钢球进行精密测量,以尺寸大小每三粒一组,每组钢球取接近120°的间隔分开,由于减少了一重加工表面,又减少了一重配合表面,同时又提高了轴一角接触球轴承系统的刚度,而最大三粒与最小三粒钢球的接近等距分布,又提高了轴的回转精度,于是满足了仪器的精度要求。
3.安装精度的综合校验法
将角接触球轴承装入主轴后,安装精度的校验顺序如下(以轴径为60—100mm的普通车床为例):
(1)测量轴和角接触球轴承座孔的尺寸,以确定角接触球轴承的配合精度,配合要求如下, 内圈与轴采取过盈配合,过盈量0~+4μm(在轻负荷、高精度时为0);
外圈与角接触球轴承座孔采取间隙配合,间隙量0~+6μm (但在自由端的角接触球轴承使用角接触球角接触球轴承时,还可增大间隙);
轴与座孔表面圆度误差在2μm以下,
角接触球轴承所用隔圈的端面平行度在2μm 以下,
轴肩内端面对外端面的跳动在2μm以下;
角接触球轴承座孔挡肩对轴线的跳动在4μm以下;
主轴前盖内端面对轴线的跳动在4μm以下,
(2)固定端前角接触球轴承在轴上的安装。
将角接触球轴承用洁净的清洗煤油进行彻底清洗,
对于脂润滑,先将含有3%~5%润滑脂的有机溶剂注入角接触球轴承作脱脂清洗后,再用油枪将定量的润滑脂填入角接触球轴承内(占角接触球轴承空间容积的10%~15%);
加热角接触球轴承使升温20~30℃,用油压机将角接触球轴承装入轴端;
将紧定套压在轴上并以合适的压力抵住角接触球轴承端面使其轴向定位;
将弹簧秤的带子卷在角接触球轴承外圈上,用测量启动力矩的方法校验所规定的预负荷是否有大幅度的变动(即使角接触球轴承很正确,但由于配合或保持架的变形,预负荷也有变化的可能)。
(3)将角接触球轴承—轴组合体装入座孔。
加热座孔使升温20~30℃,用连续轻缓的压力将角接触球轴承—轴组合体装入座孔;
调整前盖,使前盖的紧固量为0.02~0.05μm ,
以角接触球轴承座外端面为基准,将千分表的表头抵触在轴颈表面上,将轴旋转测量其跳动,要求误差在10μm以下;
将千分表定位在轴上,表头抵触后座孔内表面,将轴旋转以测量角接触球轴承座前后座孔的同轴度。
(4)将自由端角接触球轴承选择性地放在可能抵消偏差的位置,安装到角接触球轴承座后支承位置,尽可能地抵消相互间的圆度偏差和同轴度偏差。